主要從三方面進行控制:噪聲污染源源,噪聲的傳播途徑,以及噪聲污染的接受者的防護。
(一)噪聲源控制
主要是通過研制和采用低噪聲的設備以及加工工藝消除噪聲發生的根源:改進結構,改進生產工藝,減少機械摩擦進行噪聲治理。具體如對空氣動力性噪聲(如風機、飛機和汽車排氣等)、機械性噪聲(如車床、織布機和鉚鍛機等)、沖撞性噪聲(如錘打和沖壓等),可以分別采用疏通通道、潤滑機械和無聲液壓等技術來降低噪聲。
(二)從噪聲傳播途徑上控制
主要是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的技術,控制噪聲擴散,具體包括:
吸聲—直接吸收聲污染源的聲能(吸聲材料 泡沫塑料玻璃棉 吸聲磚 綠化隔離帶等)
隔聲—阻止聲波不能直接通過(隔聲墻 隔聲罩 聲屏障等)
隔震—防治振動能量從振源傳播 (金屬彈簧 橡膠墊)
消聲器—降低空氣動力設備的進排氣口噪聲和沿管道傳播的噪聲 (阻性 抗性復合性消聲器)
(三)對接受者的防護
北京噪聲治理專家建議可以對接受者進行防護,除了減少人員在噪聲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外,可采取各種個人防護手段,如佩帶耳塞、防聲棉、耳罩或頭盔等進行個人保護。
|